在檢修完畢送電時,經常出現斷路器合閘線圈燒壞的故障,造成線路延時送電,因此,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合閘線圈燒壞至關重要。
1 合閘線圈燒壞的原因分析
(1)斷路器機構及輔助開關觸點接觸**。 斷路器安裝不牢固,在合閘時,機構上連桿拐臂焊點脫落;輔助開關與機構間的連桿連接松緊調節(jié)不當,多次操作松動變位,使動合、動斷觸點轉換不靈活,切換不可靠,觸點無法立即斷開;輔助開關經多次斷弧后觸點產生嚴重燒痕,切換后觸點間的距離太小,在觸點間產生燃弧,觸點無法立即斷開。造成合閘線圈通電時間過長,致使合閘線圈燒壞。
(2)合閘線圈調整不合適。固定合閘線圈內壁鐵心護套上的螺絲脫落,致使合閘鐵心滑落,合閘時沖力不足,無法使合閘掣子脫扣;操動機構的合閘鐵心頂桿碰到連板時,不能滿足繼續(xù)上升 8—10 mm 的要求,行程和沖程調整不當,合閘時沖力不足;合閘鐵心動作不靈活,存在卡澀現象;合閘鐵心頂桿伸出太短,頂桿止釘松動變位,沖程間隙達不到要求等,均可能導致輔助開關不能正確切換。 合閘時, 造成合閘線圈通電時間過長,致使合閘線圈燒壞。
(3)合閘掣子上的偏心圓熱處理硬度不夠,掣子軸生銹, 其偏心距減小, 儲能電動機部分引線接點絕緣低,離外殼距離不夠。 還有很大部分是由于匝間擊穿,輸出功率不夠,運行發(fā)熱導致電動機燒壞,儲能回路無法儲能。 合閘線圈設計裕度大, 合閘線圈出現匝間短路,線圈自身絕緣降低,合閘時,都可能會使合閘線圈長時間通電,燒壞合閘線圈。
(4)直流系統(tǒng)故障。在直流電源系統(tǒng)故障或電池容量不足的情況下,會造成蓄電池組端電壓下降,控制電源電壓過低, 在合閘過程中合閘線圈端電壓低于額定電壓的 80%,導致合閘力不夠,致使輔助開關不能切換。直流電源不穩(wěn),還可能造成手動合閘、監(jiān)控合閘,特別是自動重合閘時, 合閘線圈長時間帶 0.4—2.2 A 的電流,合閘線圈以及保持繼電器長時間帶電而燒壞。
2 合閘線圈燒壞的防范措施
(1) 經常檢查斷路器輔助開關的觸點及輔助開關的拐臂螺絲,正確調整輔助開關的位置,使輔助開關與斷路器分合閘位置正確、有效地配合。
(2)加強設備質量監(jiān)督檢查,采用質量可靠,設計合理的合閘線圈。更換合閘線圈時安裝要牢固,合閘鐵心動作要靈活,不能存在卡澀現象,連桿、頂桿的行程配合要適當,沖程間隙達到 1.5—2.5 mm 的要求。
(3)通過精細化檢修與狀態(tài)性檢修相結合,加強設備巡視維護,對重點斷路器要跟蹤檢查,及時發(fā)現和處理斷路器機構故障和二次回路存在的隱患, 每月詳細記錄斷路器跳合閘運行情況, 并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檢查合閘線圈及控制回路的外觀、絕緣、接觸電阻等。檢查儲能回路二次線的絕緣情況, 儲能電動機的輸出功率、轉向一定要符合要求。
(4)對直流設備檢查維護到位,檢查交流接觸器的可靠性,確保直流屏電源可靠供給;對蓄電池及時進行充放電活化,延長蓄電池的使用壽命,提高電池質量,保證在檢修時蓄電池組可靠供電。